水利施工工艺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5 成功案例 浏览:0
水利施工工艺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分析
叶少忠
福建鸿鑫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了软土地基概念及特点,进而分析了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注意点,最后具体剖析了水利施工工艺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施工工艺;软土地基;应用
前 言: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时常会遇见软土地基,而软土地地基在建设施工中则具有低强度、透水性差、高沉降、高压缩等特点,如果在施工工艺上选择不当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有必要针对于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工艺选择应用的探讨。基于此,文章围绕水利施工工艺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为中心分三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该方面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 软土地基概念及特点
- 软土地基概念
软土地基指的是由软土结构组成地基环境的一种统称。而在建筑学的领域,则把软土地基定义为构成地基地质环境十分松散,并且土壤具有一定的液体流动特性,难以对表层建筑物提供支撑的地基环境。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在沉降系数上也很高,且不同地段的沉降系数还并不一致,是一种建设难度较大的施工地基[1]。
- 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低强度,软土地基在成分组成上多是一些砂砾,且在内部还存在诸多水分,因此在承载力上很低;其次为透水性差,软土地基组成多为一些粘性的土壤粒,而这些土壤粒在水分的饱有性很强,因此软土地基的透水性也很差;再者为高沉降,软土地基除了会发生基本的压缩沉降外,还可能会基于其液体的性质出现外排性沉降,可沉降度很高;最后是高压缩软土地基在内部往往会存在着很多的空隙,因此具备很大的沉降性,这也是软土地基施工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 软土地基施工注意点
- 施工前准备工作
就水利工程而言,在针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而言,需要在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对施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等等。
- 施工中注意事项
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也需要针对于软土地基的特点,严格按照国家在软土地基施工上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注意施工质量的保障,注意对施工设备的保护,注意施工安全防范工作等等[2]。
- 注意水利施工相关要求
水利工程的施工也必须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施工要求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针对于不同的水利工程用处,进行建设级别的划分,并采用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方案;在小型的水工程中,整体质量要求不高,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上,则要更加注意施工造价控制,选择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
- 注意软土地基施工量
在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工作上,需要特别注重软土地基施工量的控制,需要针对于不同水利工程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并且保障施工高效性。比如对于大型水利工程而言,其可采用沙垫层的方式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性价比。
- 水利施工工艺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分析
水利施工工艺在软土地基的应用有很多,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于软土地基的新处理方式也在不断诞生中,文章此处选择化学固化法、物理固化法、置换法、排水砂垫层法四种在软土地基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水利施工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 化学固化法
化学固化法是目前水利工程中针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较多的一种方法,其指的是通过使用高压喷灌的方式将如水泥浆、凝固剂等化学材料注入软土地基中,进而使软土地基自身出现固化,在承载力上实现提升。但是化学固化法施工成本和施工工艺都很高,并且会受限于施工设备和条件。在化学固化法的具体施工中,则需要根据化学加固原料种类的不同进行不同加固模式的选择,目前化学固化法施工中施工较为普遍的加固方式有灌浆、人工合成材料、深层搅拌以及硅化加固几种方式[3]。
- 物理固化法
物理固化法即通过物理加力的方式,对软土地基增加一些应力要素,进而让软土地基的土壤变得更为紧实,并且通过物理应力的方式让土壤中对于的水分自动排出,进而达到软土地基固化的目的。在具体的施工方式上包括物理旋喷法以及预应力管桩法等施工方案。
- 置换法
置换法是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较为费时的一种施工工艺。具体而言,就是将软土地基中强度不达标的土壤挖出,置换上强度更大土壤的一种施工工艺。需要注意的是置换法是一种施工成本很高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并不建议进行大范围的使用,更多的是用于某一特殊软土地基地段的处理。
- 排水砂垫层法
排水砂垫层法指的是在路堤的底部地面上加铺一层砂层,进而起到排水软土地基之上在增加一层排水层的效果。而随着施工填土的不断进行,软土地基的承载负荷也会处于不断提升下,进而就会让软土地基不断实现排水和加固,而所排出的水也会在增铺的砂垫层中流走,不会对软土地基的加固过程产生影响[4]。
在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中采用排水砂垫层施工工艺时,为了保障增加的砂垫层具有一个优良的排水效果,需要使用渗水性能极高的材质,而在增铺的砂垫层厚度上也需要控制在0.8米左右。此外还需要注意,在排水砂垫层施工工艺的施工中,需要在增铺砂垫层之上再增铺一层隔水性优良的黏土层,进而避免在软土地基的排水过程中出排出水向上返到基层面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其指的是构成地基地质环境十分松散,并且土壤具有一定的液体流动特性,难以对表层建筑物提供支撑的地基环境。低强度、透水性差、高沉降、高压缩是软土地基的四大特点。而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中注意事项、水利施工相关要求、软土地基施工量等方面给以充分的重视。而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主要有化学固化法、物理固化法、置换法、排水砂垫层法。文章对此四种软土地基水利施工工艺进行了简易分析,希望可给我国诸多水利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合理的使用,提升在软土地基上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艳云.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213-214,244.
[2]司良娟.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轻工设计,2011,(1):159.
[3]张桂丽,于静波.如何提高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承载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227.
[4]陈德华.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J].广东科技,2014,(20):106-107.
上一篇: 赛江流域柘荣县城区防洪工程(C4标段)
下一篇: 水利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