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company-cas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 关于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与分析

关于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5 成功案例 浏览:0

关于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与分析

黄益民

福建鸿鑫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水利工程都能看到混凝土的身影。但是混凝土在施工中和施工后都极易出现裂缝问题,如何防止裂缝的出现是当前所有施工企业都应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一定的控制。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对于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就混凝土产生的裂缝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对整个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

1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种类

1.1收缩裂缝

浇筑混凝土后一段时间,当混凝土硬化后将达到一定的强度,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脱水而收缩,收缩裂缝在炎热的夏天小而没有规则。表面水分流失过快,一般认为在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迅会发生收缩变形,但是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抗拉强度无法抵抗去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因而产生不规则的裂缝。与此同时,混凝土发生水化会产生水化热,这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这种现象经常会发生在大面积浇筑的梁、板、柱等构件上的小体积构件上,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混凝土构件,危害更加严重。

1.2沉降裂缝

水利工程由于地基沉降都会产生沉降,早期沉降速度较快、沉降量较大,后期沉降逐渐趋于稳定。由于基础沉降的差异,会产生沉降差,反应到混凝土上使得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沉降裂缝通常是贯穿的,这种裂缝一般情况下出现在大跨度刚性小的地方,沉降裂缝较大的地方,裂缝宽度越大,沉降量也越大[1]

1.3施工质量隐患产生的裂缝

第一,振动混凝土时,时间不充足或者是振动过度引起裂缝;第二,浇筑混凝土时高度高,直接浇筑时会产生混凝土离析;第三,混凝土养护不及时,导致失水过多产生裂缝;第四,为了加快梁、板等构件的施工,模板早期拆除,构件底部因上部荷载引起裂缝。

2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探究

2.1优化混凝土配比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对施工材料的配比进行不断的优化,有效的控制水泥的水化热;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混凝土水泥的施工用量;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添加剂的用量。通过上述的三种措施来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减少温度给混凝土施工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添加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掌握好用量。夏季施工和冬季施工的添加剂用量是不同的,一旦添加剂使用失误就会对混凝土的内部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2.2实行拌合制冷

为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搅拌制冷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搅拌施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出机口的温度。出机口的实际温度主要有三个因素确定。第一个是施工的季节;第二个是施工的浇注区域;第三个是施工具体结构部位。除去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可以自然入仓之外,其他季节的混凝土出口温度都不能够超出7℃的范围,否则影响施工质量。

2.3控制环境温度

由于现场的条件限制,很多情况下混凝土搅拌和混凝土施工的地点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就需要我们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格外重视,要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并且要有效的保障和控制温度的变化。我国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上述内容。通常采用的是遮阳以及仓面喷雾等方式来控制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2]

2.4进行通水冷却

在混凝土施工的前期,我们进行通水冷却的目的主要是对混凝土的初期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削弱,降低混凝土施工初期的最高温度,减少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在混凝土施工后期进行通水冷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控制内部温度,为后续的裂缝灌浆提供必要条件。

2.5保障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落实到位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最主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进行适当的保养以及保温处理。要保障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处在一个恰当的温度环境以及湿度环境中,给混凝土的硬化提供条件。

2.6加强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监管

提升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建筑的质量,减少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首先应该增强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水平。随着现代新型材料以及新型技术的不断产生,混凝土浇筑质量受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与水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及施工水平十分迫切。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能够降低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失误,并及时发现可能影像混凝土质量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同时增加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还能够促进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提升,进而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为了避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阻碍水利施工水平的提升,水利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监管,积极引进先进的混凝土原材料及先进的浇筑技术,从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开始一直到混凝土浇筑之后的养护阶段都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进而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如混凝土建筑前的振捣,施工单位要对振捣时间、强度等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此外,混凝土骨料、钢筋之间的孔隙大小以及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等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以提升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7做好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之后的养护工作是为了让混凝土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混凝土的湿度应该能够为水泥的继续水化提供充足的水分,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应该尽可能低,以减小由于内外温差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的拉应力,进而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且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应该高于使用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进而使新浇筑混凝土的温度与旧混凝土的温度更加接近,减小混凝土的塑性变形[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在进行建设时要捋顺施工的各个工序,并且要加快混凝土的入仓速度,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江庆华.浅谈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J].江西建材,2016,23:118+117.

[2]谷旭.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4:227.

[3]宋秀海,林波.浅析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J].四川水泥,2016,07:208.